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海淘,代購大行其道。特別是朋友圈賣面膜更是呈現泛濫之勢,但是這些被吹上天的面膜真得有效果嗎?到底是不是正品?近日,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報道,韓國查獲假冒面膜15.8萬個,另有10.8萬個通過海淘、代購等非正常出口方式流入中國市場,這些假冒化妝品價值在100億韓元左右,約合人民幣5700萬。
據悉,有相當一部分在中國熱銷的韓國面膜,是在沒有取得任何生產許可的韓國家庭式作坊制作完成的。工人們都沒有佩戴消毒手套,安全衛生隱患極大。這些面膜表面上看與正品并無差別,消費者很難區分。但在使用中,這些仿冒產品不要提美容,嚴重的甚至會毀容。
韓國方面在處理這批假面膜時,提到了品牌形象,國家形象,卻未提及消費者權益。這從側面反映了海淘,代購維權時的困難。由于大多數此類交易都是個人通過網絡進行,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很難找到直接責任人,就算找到了,也要面對巨額的跨國訴訟費用。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能選擇忍氣吐聲。
面對海淘、代購維權難的現狀,建議消費者在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美價廉的商品時,一定要擦亮眼睛,最好到國外正規的大型購物網站,對于不明來路的朋友圈代購更要謹慎,購買時記得索要發票等,以保障自己的售后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