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華爾街日報》消息,華為與騰訊因為微信數據的使用問題起爭執,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用戶數據的價值日益凸顯,而硬件廠商與互聯網公司的矛盾也在日益突出。
在小米Mix發布不久,華為旗下的互聯網品牌榮耀也拿出了一款非常領先的概念產品榮耀Magic手機,這款手機在2016 年年底推出,是華為實驗室歷時兩年的作品,除了外形以外,最大的亮點就是人工智能的加入。
據當時榮耀方面介紹,榮耀Magic的人工智能會在每一次感知、分析理解之后,越來越了解用戶的各項信息,生活習慣等,實現不間斷的進化,和用戶更加貼合。榮耀Magic已在底層打通各類生活服務APP,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生活體驗,共建智慧生態,未來榮耀將聯合更多伙伴一起,讓智慧生活無處不在。
而其中對于微信用戶的數據利用方面,卻與騰訊方面有了沖突。榮耀Magic可根據微信聊天內容自動加載地址、天氣、時間等信息;通話、購物等時候也能提示相關服務信息,華為方面表示,這是華為與科大訊飛、高德、支付寶、攜程、航旅縱橫等APP深度合作研發的結果。
但是華為方面向媒體表示,華為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溝通一直很順暢,唯獨微信方面在半年的時間內溝通一直沒有結果。微信方面還調整了對Magic的接口,導致Magic用戶微信使用出現問題。當時不少的用戶反映,用Magic的手機使用微信出現“無法登陸”、“閃退”等各種問題。
不過,《華爾街日報》的消息指出,騰訊認為,華為不僅在獲取騰訊的數據,還侵犯了微信用戶的隱私。華為方面向《華爾街日報》方面發表的回應中否認了這一說法,華為否認自己在侵犯用戶隱私權,并表示只有用戶通過設置以后公司才能收集到相關數據,Magic的應用也是在用戶授權的基礎上開展的。華為方面還認為,“所有的數據都應該屬于用戶,而不是騰訊或者榮耀Magic。”
據報道,目前騰訊方面已經要求有關部門介入,但是并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反饋,華為則表示,產品已經經過檢驗,并不存在問題。
中國第一大手機廠商與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目前,手機硬件廠商為了做出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都在發展的過程中與互聯網巨頭們產生了各種利益結合點以及矛盾。據了解,2016年,華為互聯網業務流水接近60億元,雖然遠遠追趕不上騰訊,但是大量的用戶也讓華為握有一定的話語權。華為方面剛剛發布的數據稱,在中國市場,華為以23.3%的份額占據中國市場第一。
而微信目前跟QQ都占據著中國社交應用的巨大多數市場,處于支配地位。微信已經成為了占據中國網民移動碎片化時間最多的應用。微信對于騰訊公司的戰略意義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前不久,騰訊還因為應用內打賞問題與目前的行業霸主蘋果有過交鋒,雖然下架了打賞功能,但是強硬的態度也表明了騰訊借助微信的大量用戶有了跟手機公司較量的本錢。
用戶數據的價值之大 硬件廠商跟應用開發者利益難以平衡
目前,手機應用軟件無一例外要求用戶全部提供各種權限,比如手機識別碼,安裝應用清單,地理位置,讀取、發送短信,撥打電話,讀取通訊錄等等。用戶的數據使用權到底是誰的?這些數據是否可以放心交給數據收集公司?這在業界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尚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對于用戶數據的爭奪卻早已經開始。對于硬件手機公司來說,利用這些數據可以更好的做出差別化的服務,而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對于做好自己的營銷挖掘新的商業模式必不可少,因此兩者很難在利益方面達成一致,都想要握著主動權。
在目前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基本上大規模的擁有用戶的數據,對此,硬件廠商占有劣勢。想要通過平等的合作獲取用戶數據的共享只能是美好的愿望。